這次是引擎腳麻了,車要怎麼跑?
汽車引擎安置在車台(架)上,金屬與金屬之間的震動感,需要透過橡膠(引擎腳)去緩衝,提升乘客的舒適性。
以VOLVO C30/S40/V50/C70搭載D4引擎為例,共有6顆引擎腳如上圖:
這次是引擎腳麻了,車要怎麼跑?
汽車引擎安置在車台(架)上,金屬與金屬之間的震動感,需要透過橡膠(引擎腳)去緩衝,提升乘客的舒適性。
以VOLVO C30/S40/V50/C70搭載D4引擎為例,共有6顆引擎腳如上圖:
掀背車、旅行車、休旅車、箱型車的配備 — 後雨刷 Rear Wiper
有後雨刷的人追潮流,想把它去化掉填平;沒有後雨刷的人求獨特,想把它裝上去(管它是黏假的或是移植雪地特規版)
V50在台灣的車口數不多,後雨刷片這耗材的選擇性也少。
無意間在洗車後,發現前擋風玻璃內側竟然有水痕?難道是遇水則發......
原來是原廠的PU膠失效了,導致前擋風玻璃上緣內側會輕微滲水
老師傅先把後照鏡前方的雨滴感測器插頭拔除,並持特工從前擋風玻璃上緣開始施工
V50車系的妥善率算是很穩定!唯獨新車選配的GPS 衛星導航資訊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非常令人失望~
這幾年自己使用心得如下:
狀況一、新車時GPS就曾經當機停格不動,保固內VOLVO富王算是阿莎力,直接換一台機子
不只人怕中暑,車子也怕過熱!所以檢查五油三水是最基本的例行工作
到底水箱水或稱引擎冷卻液需要多久換一次?
依據原廠的定期保養計劃是表訂每6萬公里更換,但是每台車的行駛環境不盡相同啊!
開車上路時,駕駛最常執行的動作除了踩煞車與催油門之外,莫過於變速箱的切換排檔動作
使用久了,這塊遮羞布(誤~),說錯了,是這片排檔滑蓋會破損(如上圖)
如果持續放任不理,有可能讓破碎的滑蓋卡住變速箱排檔桿的行程
VOLVO 近代車系的中船上幾乎都有 cup holder rubber seal 置杯架固定橡膠片 的設計
橡膠的最大天敵就是日曬,太陽曬久了就容易使其硬化,失去原本彈性!
中船上的置杯架固定橡膠片竟斷了一片,實在越看越礙眼!
無關統獨、不分藍綠,更不是介紹離島(金門/連江/澎湖)的小三通(通商、通航和通郵)
今天要介紹的是“噴水頭三通管”
損壞症狀:啟動雨刷水噴頭時,雨刷水馬達有作動聲響,卻無雨刷水噴出
近期行車電腦出現幾次故障碼顯示ABS/ANTI-SKID SERVICE REQUIRED 和 BLIS REDUCED FUNCTION
回原廠檢查疑似C30/S40/V50的小通病"輪軸位移",產生空隙導致輪速感應器偵測不到正確訊號,影響ABS跟BLIS系統無法偵測輪速皆顯示故障
內燃機透過進氣、壓縮、燃燒、排氣,推動活塞上下運動,帶動著曲軸旋轉,傳遞動能至輸出輪上
要馬跑也要有糧草,除了燃料,也需空氣,兩者混合燃燒在汽缸中產生化學能→熱能→機械能。
引擎的進氣系統一般會在頭燈下方的位置設計一處進氣孔,主要考量以下幾個因素:
1.撞風效應最佳,易取得新鮮且較低溫的空氣
100年換開V50後,在車上的相處時間久了,感受到許多貼心的汽車科技,其中一項就是"雨滴感應式雨刷"
真是太方便了!只要遇到落雨時設定好雨刷撥桿啟動自動感應,該刷就刷、該停就停,不用再分心手動調整。